Photo by Nikola Johnny Mirkovic on Unsplash

Photo by Nikola Johnny Mirkovic on Unsplash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两代人之间的各种认知差异,从而导致对多数事件的意见分歧,然后波及家庭合睦关系,有没有好办法应对?或者说,当对某种现象、某个事件或者在某一观点上,你的想法与家人亲戚出现分歧,你该怎么做?

以下观点来自我个人的经历,未必适合其他人,毕竟每个人的家庭环境各不相同。

当出现冲突时,我需要问自己的几个问题是:

  1. 你和家人们正在做的活动是什么?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2. 分歧内容属于那个范畴?是政治?科学?普通认知?
  3. 家人的教育经历如何?以及家人的背景是否和你有共同的讨论基础,换句话说,讨论分歧是否能在理性的条件下进行。

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决定该如何处理,注意,我应对分歧的原则是要快速、准确,否则拖沓下去就只会冲突升级。

  1. 不同家庭活动会有不同的目的,或者联络感情,或者干脆是瞎聊天瞎扯淡,或者是家人们希望从你这里获得一些安慰。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第一条,是因为毕竟他们是家人,不是我们“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敌人,在分歧争端呈现升级的态势时,一定要想想,真的有必要继续争执吗?大多数家庭讨论都属于聊天联络感情的,那么这种情况下,建议你切换话题,因为是聊天,所以对方也不太会揪着不放。或者干脆小意迎合他们,保持融洽气氛。如果是其他讨论活动,那么继续往下看。
  2. 具体分歧属于哪个分类,决定了讨论的基础,如果是政治话题,建议不用进行了,因为结合第三点,压根就没有讨论的基础。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认知出发点,你说一个生长于新时代没遭过饥荒认同自由与民主的当代青年,如何与上一辈经历三年自然灾害穿不暖吃不饱只上过小学现在衣食丰足的父辈来谈论政治制度的优劣呢?好,即便是相同教育背景下的同代人,在政治话题上也注定谁也说服不了谁,如果你说大家只是求同存异,对不起,人类思维骨子里就没有这个状态的,这都是说给外人听的。屁股决定脑袋,地位决定思想,如果社会地位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即便是同代人,想法也完全不一样,说白了,既得利益者永远无法背叛使他受益的环境。
  3. 如果是科学问题或者普通认知问题,这个稍微简单一些,但非常需要注意争执的技巧,因为从心理学层面,人们通常不会轻易否定自己的认知,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错误,甚至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还会明知错误也要尽力争辩。说白了,争执的结果只要不让他丢脸,什么都好说。这一条对自己也是如此,一旦自己在争执中失败,也要失败的像个君子,不要撒泼打闹。另外不要觉得“摆事实讲道理”是正确的做法,这只适用于上级领导教育下属,生活中用此原则只会得到一个比拼你吃的饭和他吃的盐到底谁多的结果,没有丝毫用处。

最后要说的是,如果你认为“争辩”是个问题的话,那么,综合上面的考虑因素来看,争辩的结果要么六亲不认最后取得辉煌胜利,要么脖粗耳赤闹僵互不理睬,建议你还是尽早哈哈一笑转移话题皆大欢喜。也许你会问,为啥就不能和平解决,顺利的交换意见最终达成一致呢?因为人的「认知囹圄」以及「证实谬误」、「回音壁」等心理学原理已经告诉我们,这种冲突想和平(理性)解决是很难的,所以我还有其他一些辅助办法,比如听听「心经」,吃茶觉禅。顺便安利一下日本药师寺宽邦和尚的「心经」。心烦的时候还是有好处的。